摘要:19天建成57層高樓,平均每天建造3層樓,你信嗎?湖南長沙“小天城”,就是如此極速“堆積木”建成的。有網友驚呼其應成建筑“中國新常態”,但也有人反問:中國人不缺速度,缺的是質量;這種極速高樓誰敢進去???
19天建成57層高樓,平均每天建造3層樓,你信嗎?湖南長沙“小天城”,就是如此極速“堆積木”建成的。有網友驚呼其應成建筑“中國新常態”,但也有人反問:中國人不缺速度,缺的是質量;這種極速高樓誰敢進去???
建樓不能放松質量
官方介紹說,大樓采用可持續建筑模塊化材料,95%的工程量在工廠內完成,大樓外墻還采用了多種特有技術。原來,不是我們不明白,而是新技術變化快。不過,雖然大樓采用了新技術,我們還是發現媒體報道中有“工人晝夜施工”的細節。不管采用了什么新技術,蓋樓還是離不開工人。這就難免令人心生疑慮:晝夜施工、加班加點,質量能保證嗎?會不會蘿卜快了不洗泥?有人就此產生誰敢進去住的擔心,看來并非沒有道理。
長沙19天建成的這座57層高樓,雖然不是橋梁等重大工程,也關系到很多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施工質量絕不能掉以輕心。蓋樓像堆積木,靠譜嗎?相關部門在驗收時,還需慎重論證。我們不拒絕新技術,也不反對創造新紀錄的雄心壯志,但在建筑質量問題上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
建筑不能追求極速
據遠大集團介紹,57層大樓采用可持續建筑模塊化材料,大樓外墻采用多種特有技術,比常規建筑節能80%。說得天花亂墜,聽得熱血沸騰。但人們不禁要問,這種所謂的“可持續建筑模塊化材料”,經過了科學論證嗎?通過了權威機構的鑒定嗎?還有,當初用6天完成15層的“新方舟賓館”時,遠大集團稱“樓盤的抗震能力更可以達到9級”,不知依據何在?
19天蓋57層樓,不能當“中國新常態”。眾所周知,質量才是建筑的生命。一些建筑本身就“短命”,追求“極速”,只會讓這樣的建筑更加“短命”。
要理性地接受新技術
客觀、理性地打量,技術是否先進、質量是否過硬才最為關鍵。而據遠大介紹,大樓采用可持續建筑模塊化材料,95%的工程量在工廠內完成,19天蓋57層摩天大樓的說法實際上并不準確。
“積木速度”關鍵不在速度在質量,即使是傳統速度也可能因為偷工減料或腐敗而出現“豆腐渣”。建設者要對質量負責,否則建起來也沒市場,投資可能打水漂,還得承擔相應的不良后果;相關職能部門和監管者要嚴格把關,不然就難避失職瀆職責任。倘若經過科學論證、嚴格把關,質量可靠的“搭積木”為什么不可以?這樣的新技術又有什么理由不推廣應用?
編輯: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