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年7月1日,我國現有水泥企業將面臨更嚴格的排放標準的考驗。對此,企業準備好了嗎?華新水泥總工程師張江認為,新標準的實施為水泥行業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行業轉型創造了基本條件。2000年左右,華新在大股東瑞士豪瑞公司的支持下,開始開展水泥窯協同處理危險廢物的工作。并以此為契機,在國內水泥行業引進并推廣水泥窯協同處理技術。
明年7月1日,我國現有水泥企業將面臨更嚴格的排放標準的考驗。對此,企業準備好了嗎?“為城市解決問題”被認為是未來水泥企業存在的重要理由。在我國,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已經走過一段時間,目前的技術水平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華新水泥總工程師張江。
可以滿足新標準要求
記者:水泥行業排放新標準將于明年7月1日正式實施,華新水泥現在有哪些動作?在脫硝和除塵設施建設改造方面進展如何?
張江:從2005年開始,華新水泥的所有新建生產線都采用新型布袋除塵器取代傳統的靜電除塵器。從2007年開始,公司有計劃地對原有水泥熟料生產線實施“電改袋”。到目前為止,華新所有窯線都已經配套了布袋除塵器,每條水泥熟料生產線“電改袋”投資為1500萬元~2000萬元?!半姼拇蓖瓿珊?,公司水泥窯線的粉塵排放濃度降到了10mg/Nm3以下,有效地改善了環境狀況。
在新標準頒布之前,華新水泥已經開始采取實際行動降低水泥生產的氮氧化物排放。從2008年開始,華新開始尋求脫硝技術,到今年年初,已有19條生產線的脫硝設施投入運行。目前,還有15條生產線的脫硝設施正在施工建設,將于今年年底投入運行。
記者:為滿足新標準要求,華新水泥計劃選擇哪種脫硝技術路線?
張江:脫硝采用SNCR技術。項目投入運行后,水泥窯氮氧化物排放可以由原來的700mg/Nm3左右降低到350mg/Nm3左右,可以滿足新標準要求。
記者:除塵、脫硝設施建成運行后,對水泥熟料的成本有多大影響?
張江:華新除塵設施改造升級早已完成,對生產成本的影響已經納入成本考核,故沒有單獨考核;脫硝設備運行后,水泥成本增加5~8元/噸。
處置三峽漂浮物
記者:可否認為《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是水泥全行業開始轉型的標志?
張江:確切地說,我們認為新標準的實施為水泥行業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行業轉型創造了基本條件。2000年左右,華新在大股東瑞士豪瑞公司的支持下,開始開展水泥窯協同處理危險廢物的工作。并以此為契機,在國內水泥行業引進并推廣水泥窯協同處理技術。
經過10多年的探索和經驗積累,加上引進、消化、吸收國外技術并進行本地化,華新的水泥窯協同處理不論在技術創新、領域拓展,還是在基礎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發展,具備了相當規模并得到了各界認可。
在兄弟單位的協同努力下,我們共同開創了中國水泥窯協同處理廢物的新領域,為行業轉型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道路。同時,新標準和技術指南的實施為規范行業運行奠定了法律基礎,確保了行業轉型和企業可持續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
我們認為,標準完全適合現階段中國的水泥窯協同處理現狀,將會極大促進水泥窯協同處理在中國的發展和規范運營,并為下一階段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記者:華新水泥已經有處置三峽漂浮物的項目在運行?,F在,這一項目的運行情況如何?
張江:華新水泥窯協同處理漂浮物只是華新環保業務的領域之一,除此之外,華新水泥窯協同處理廢物還涵蓋危險工業廢物、生活垃圾、污泥、污染土壤、醫療廢物以及餐廚垃圾。作為華新較早開展的業務之一,水泥窯協同處理漂浮物經過3年多的發展和完善,已經實現了連續、穩定運行。
在實現安全、環保地處置長江三峽庫區漂浮物的前提下,經過一定的預處理,實現了預處理后的漂浮物部分替代水泥生產傳統燃料的目標。但由于漂浮物的季節性出現以及數量不穩定,導致協同處理在一定程度上也會產生季節性波動,距離理想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由于漂浮物比較單一,處置起來相對容易,所以,這一業務對華新的環保業務具有從簡到繁的示范帶動效應。華新在漂浮物業務基礎上拓展了其他協同處理業務,來彌補這一業務的季節性波動及數量的不足。
預處理技術水平要求高
記者:您怎么評價目前我國協同處置的技術水平?
張江:水泥窯協同處理技術包含廢物的預處理和水泥窯協同處理兩個方面。
良好的預處理是保證協同處理安全環保和經濟持久的前提和基礎,協同處理的安全環保和經濟持久是預處理的結果。這兩個方面是相互補充、共同發展的。
同西歐已經發展了30~40年的成熟預處理和垃圾分類技術水平相比,我們的預處理和垃圾管理還處于起步階段。我們的垃圾成分復雜,對預處理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
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復制歐洲的預處理技術,必須在引進技術的同時,結合中國廢物的具體情況,對外來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并與地方廢物特點相結合,創造性地研發具有中國地方特色的廢物預處理技術。
同時,由于中國的國情,目前來看,各方對水泥窯協同處理還僅局限于利用水泥窯處置廢物,而不是從水泥生產的角度考慮,在處置廢物的前提下,兼顧水泥生產的成本降低、資源節約以及可持續發展。這是具有很大風險的。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