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前景如何?如何推動經濟預期目標的實現?如何提振民營企業信心?
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針對經濟增長目標、民營經濟、人口負增長等多個熱點問題予以回應。
民營經濟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大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到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報告明確,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我長期在民營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工作,經常有機會與民營企業家交流,對他們發展中的期盼和顧慮還是比較了解的?!崩顝姳硎?,“兩個毫不動搖”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內容,是長久之策,過去沒有變,以后更不會變。
“確實去年有段時間社會上有一些不正確的議論,使一些民營企業家內心感到憂慮?!崩顝姀娬{,在發展民營經濟這個問題上,黨中央的方針政策一直是非常明確的。黨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作了強調。對此,我們是旗幟鮮明、堅定不移的。
李強認為,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會越來越好,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大。將在新起點上大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平等對待各類所有制企業,依法保護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各類經營主體公平競爭,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從發展空間看,中國具有超大規模的市場需求,還有很多新領域新賽道有待開拓,都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機遇。民營經濟一定是大有可為的。
“這也是我特別想說的一點。經濟發展有其客觀規律,也依賴客觀條件,但更需要很強的主觀能動性。希望民營企業家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堅定信心再出發?!彼劦?,當年江浙等地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發展鄉鎮企業時,創造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雖然現在創業的模式、形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當時那樣一種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創業精神,是永遠需要的。
李強還提到,各級領導干部要真誠關心、服務民營企業,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帶動全社會形成尊重創業者、尊重企業家的良好氛圍。
實現預期目標需要倍加努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確定了經濟增長5%左右的預期目標。李強表示,這是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后確定的。當然,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突破120萬億元,基數很高,加上今年的新挑戰不少,要實現5%左右的增長,并不輕松,需要倍加努力。
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李強表示,穩,重點是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進,關鍵是在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進步。具體來講,要特別做好幾件事,或者說要打好這么幾套組合拳:一是宏觀政策的組合拳,二是擴大需求的組合拳,三是改革創新的組合拳,四是防范化解風險的組合拳。這些組合拳,都是有其具體內涵的,有的還會根據實踐的需要不斷充實、調整和完善。
對中國經濟的前景,李強用八個字來概括,就是“長風破浪,未來可期”。他表示,從最近兩個多月情況看,我國經濟運行出現了企穩回升態勢,一些國際組織也調高了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
“人口紅利”沒消失 “人才紅利”正在形成
李強表示,我國有近9億勞動力,每年新增勞動力都超過1500萬,人力資源豐富仍然是中國的突出優勢。更重要的是,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過2.4億,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4年??梢哉f,我們的“人口紅利”沒有消失,“人才紅利”正在形成,發展動力依舊強勁。當然,我們對人口增減可能帶來的問題還要作深入的分析研判,積極應對。
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勞動年齡人口(16-59歲,含不滿60周歲)超過全球發達國家勞動年齡人口總和。同時,我國是全球規模最大、門類最齊全的人才資源大國,研發人員總量穩居世界首位。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人口紅利問題也引起不少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關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說,人口負增長是自然規律,人口波動是正?,F象,意味著我國進入新的人口發展階段,需要優化人口發展戰略,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相匹配。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黨委書記權衡認為,隨著我國人口結構變遷和產業結構升級,我國勞動力供求關系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原來依靠人口紅利支撐產業發展的一些因素和優勢正在衰減。隨著高質量發展的不斷加快,我們要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技術進步率和全要素生產率,這就要求不斷提升人力資本投資和人力資本效率,要求統籌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校長助理吳瑞君建議,一是利用人口結構調整時間差,加強區域與城鄉教育合作共享與協調發展,重點扶持人力資源水平最薄弱區域。構建區域內外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協調區域內外各級各類教育發展;加強教育資源供給與教育資源需求矛盾區域之間的教育合作,尤其是優質教育資源區域合作共享。二是前瞻布局老年教育資源,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未來低齡老年人力資源將比較豐富,目前我國老年人力資源利用率和開發率偏低,教育資源供給仍然無法滿足老齡人的教育需求。
編輯:侯曉丹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